智汇力量logo
客服二维码
客服微信
0752-2684567
客服热线
客服微信
客服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行动方案 (2024-2027年)》的通知
2024-11-15 17:55

惠州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行动方案

(2024-2027年)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加速推进我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发展目标

  着力做大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形成若干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发展商贸服务。

  1. 发展壮大批发贸易。实施商贸企业高成长计划,推动“分转子”“个转企”“小升规”。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及工业百强企业、新投产企业设立贸易公司、销售公司,鼓励大型工业消费品制造龙头将销售总部落户惠州,鼓励链主企业打造供应链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2.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线上线下交易融合新业态,鼓励工业品线上销售,发展直播电商、智慧零售、跨境电商。加快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建成2个产业型、2个功能型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制造业企业加强与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合作,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3. 大力发展外贸服务业。支持外贸制造业企业、大宗商品进口企业、出口成长型企业发展,培育引进外贸龙头企业。支持外贸企业创建国际品牌、收购境外品牌。加强AEO高级认证辅导。做优仲恺、惠东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推进大亚湾、惠东大宗商品进口基地建设,加快建设B型物流保税园。


  (二)提升交通物流服务能级。

  4. 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实施全市交通物流枢纽(基地)布局规划,打造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和农产品4大综合性物流枢纽,布局建设7大生产服务型物流基地,统筹规划和优化整合若干物流站点,构建“4+7+N”三级物流体系。引进大型贸易企业、物流企业等经营主体,促进集散、加工、贸易、结算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大型快递企业在惠建设区域总部,加快中通快递大湾区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园、圆通大湾区总部、复星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铁路物流总部项目建设。培育保税物流、共享物流、无人配送等新业态。


  5. 加快推进惠州港扩能升级。完成荃湾、东联、碧甲等航道扩建提升工程,2024年投入运行。加快惠州港荃湾港区液体散货码头、10万吨级多用途码头、碧甲码头等项目建设。推动惠州港荃湾港区公用液化烃库、大亚湾石化产业配套综合物流园等公共仓储项目落地。推动开放第9类危险品货物集装箱业务。争取上级支持规划建设惠州港现代物流集聚区和海港综合保税区。扩大天然气、石脑油等进口规模,推动惠州天然气贸易平台开展实质性业务,争取埃克森美孚设立天然气贸易平台。


  6. 打造区域性航空物流枢纽。推进惠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吸引国内大型航运企业落户惠州,开展全货机业务。发展航空服务、航空维修与制造等临空指向性产业,推动惠州机场航空油料供应站、吉祥航空、幸福航空、圆通航空等设立子公司。


  (三)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7. 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级。开展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集中金融资源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及“两重”“两新”等领域。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保持制造业新增贷款占全市新增贷款的比重超过50%。支持地方金融机构优化发展,探索建立多元化资金补充机制。


  8. 提高保险证券业服务能力。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适合产业发展的新险种。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鼓励开展保单融资、开具关税保函等业务。支持证券公司开展“投行+投资+投研”联动业务模式,丰富交易品种,引导量化交易产品落地。


  (四)提质发展信息服务。

  9. 做大做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制定实施软件和信息技术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发展通用软件、工业软件、行业软件、嵌入式应用软件。鼓励制造业企业成立独立软件公司,引进契合产业发展的软件企业。支持企业开放场景落地应用,申报省核心软件攻关工程试点应用。引导企业融入开源鸿蒙生态,建成开源鸿蒙产业生态中心。


  10. 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和省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启动数据要素创新中心、企业数据创新应用研究中心和行业数据空间等创新平台建设。依托润泽等智算中心资源,引入算力服务企业,培育一批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打造数据要素产业集群。


  (五)聚力发展科技研发服务。

  11. 提高科技研发服务水平。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行动,加快建设两大科学装置、东江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持续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健全“沿途下蛋”机制,促进创新成果在惠州就地转化。推动埃克森美孚大亚湾实验室、香港理工大学大亚湾技术创新研究院、惠州化工产业研发中试基地等建设,探索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成果转化基地。依托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惠州分中心,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12. 加快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实施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优化市级孵化载体认定和扶持管理办法,落实孵化载体奖补政策,提升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一批标杆孵化载体、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创新加速器,助力我市加快集聚优质创新创业资源。


  13. 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高水平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惠州)石油化工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和大亚湾重点出口石化产品质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成立市计量检测认证协会,筹建国家绿色石化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支持仲恺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检测基地、惠东县现代轻工纺织产品检测基地等机构建设。


  (六)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

  14. 发展壮大人力资源服务。壮大猎头、人才测评等职业中介服务,提高广东仲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发展能力。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专业化发展,招引国内外头部机构,规范纳统核算。加强与外市劳务派遣机构对接,吸引大型机构落户,推动优质企业申请劳务派遣经营许可。


  15. 强化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技工)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创建高水平、示范性职业(技工)院校。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成立市级产教融合联盟。鼓励社会各界依法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育一批优质机构。


  (七)加快发展商务服务。

  16.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利用会展中心等场馆举办面向制造业的展示展销活动。培育自主会展品牌,创设“会展+商业”“会展+体育”“会展+文旅”融合性展会,推动会展业与商文旅体产业联动发展。支持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粤贸全国系列展会和市重点境外展会等活动。


  17. 加快发展广告、会计及法律服务。举办“惠企惠货交易会”活动,推动广告业与农业、工业等业态融合。鼓励会计服务企业拓展业务、培养人才,提升服务质量及核心竞争力。支持律师事务所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培育一批专业品牌律所,引进外地优质品牌律所。强化涉外律师人才培养,引进大湾区律师。


  (八)加快发展生产性支持服务。

  18. 拓展发展生产性支持服务业。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高标准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水平,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质量安全和精细化管理,强化企业与农户结合、种养与加工结合、农业与旅游结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建设中国黄唇鱼种源保护与技术研究中心暨南海大黄鱼种业创新基地,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支持打造百亿级现代渔业。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并建立名录库,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向生产、购销、加工服务转型。聚焦汽车、轨道交通、能源装备、船舶、化工、飞机等领域,实施模拟运行、状态监测、维修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导专业维修服务向智能运维服务转型。


  (九)加快发展环保应急服务。

  19. 增强节能环保服务能力。支持节能诊断、绿色设计、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咨询服务发展,探索绿色低碳服务模式。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喷涂中心(共性工厂)、活性炭集中处理中心。推行危险废物专业化、规模化利用。培育引进一批再生资源回收处理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构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


  20. 提升安全应急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安全防范与应急准备、智能预警监测、应急救援救护等服务,引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企业,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先进、适用、可靠的安全应急产品和服务,鼓励企业提供安全应急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和服务产品。加快仲恺应急产业服务基地建设,增强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惠州基地服务功能,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十)加快发展生产性租赁服务。

  21. 培育壮大生产性租赁服务。丰富租赁产品,发展汽车、制造业设备等实物租赁,探索发展绿色租赁、知识产权租赁等特色租赁新业态。鼓励制造商与融资租赁机构合作,聚焦石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提供精细化融资租赁服务。


  三、重点工程 

  (十一)平台支撑工程。坚持市级指导、县区主体,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惠城区围绕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软件信息、科技研发,打造“服务惠州、面向湾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惠阳区围绕发展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服务、多式联运、仓储物流,打造空港产业聚集区,在临深片区谋划建设与制造业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惠东县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打造软件信息、数据服务等为主的数字经济集聚区。大亚湾开发区围绕港产城人融合发展,打造以港口物流、化工贸易储运、石化综合服务为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仲恺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业,打造双向赋能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博罗县、龙门县围绕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打造生命健康服务业集聚区。


  (十二)优“存”扩“增”工程。坚持内育外引、梯度培育,聚焦重点领域,积极招引一批境内外优质企业,争取在惠设立区域总部。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研发、物流、销售等专业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发展,开展质量标准品牌赋值等活动,培育一批“惠州服务名牌”。


  (十三)数字赋能工程。依托广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支持企业开展“智改数转网联”,建设“小快轻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库,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支持龙头企业示范引领,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深度融合。


  (十四)融合发展工程。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拓展“两业融合”应用场景,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制造业企业发展系统解决方案、供应链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新模式,向“产品+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鼓励服务业企业向制造端拓展,开展反向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服务。


  (十五)标准引领工程。持续开展惠州市政府质量奖评比活动,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塑造具有惠州特色的区域服务品牌。强化标准引领作用,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湾区标准制修订工作。


  四、保障措施

  (十六)建立健全统筹推进机制。各行业牵头部门按照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动态监测运行情况。健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制度与指标体系,纳入季度经济运行调度,加强督查督办。各县(区)结合实际建立工作体系。


  (十七)加强要素保障。用好国家、省、市各类专项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保障,撬动社会资本进入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强化用地保障,鼓励采用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等方式。引导高校加大力度培育专业人才。


  (十八)加强行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改善行业管理、实现行业自律、推进行业交流与合作。依托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实现以企引企、以商招商。